米乐m6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,全球共同应考,传统的建筑行业受到强烈冲击。战“疫”路上,中国电建水电七局化危为机、危中抢机,无论是产业布局、区域定位,还是信息化管理都活力迸发。米乐m6兴隆湖畔的七局总部办公楼恢复了往昔繁忙,擂响新征战鼓!
四川成都,第二水源李家岩水库,“快马加鞭”打响复工保卫战。现场机械阵阵轰鸣,人员与时间赛跑,试行“零接触施工”,确保下闸蓄水按期完成。建成后,可满足成都中心城区至少30天、人均70%用水定额的应急水源需求;
云南大理,国家重大水利工程滇中引水工程,浇筑、绑钢筋、开挖支护,紧张忙碌而又井然有序。周官所暗涵工程率先复工,成为滇中引水工程大理州祥云段首个复工工点。建成后,惠及面积3.69万平方公里,人口1112万;
广东阳江,国内核准建设单机容量最大、净水头最高、埋深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,智能化工地现场一部终端,即可满足所有管理需求。建成后,每年可节约系统标煤约39.6万吨,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1.28万吨……
3月30日,水电七局承建的全国最快地铁线号线机电A标首段轨行区移交。经过七年实践,水电七局集成的地铁施工全覆盖、运营维护、盾构制造、管片生产于一体的城市轨道交通全产业链格局日渐丰盈。这只是全产业链打造的一个缩影。
五十五年的发展历程,让水电七局的决策者明白,产业布局不能到处撒胡椒面,必须明确重点,抓住主要矛盾,而当前的重点就是打造全产业链!
从PPP到EPC,从投资带动到充分市场竞争,看似应有尽有,却不难看出,这种选择另一个关联性——产业链。而当前,在未来城市建设市场中,从某种程度上而言,全产业链就是市场。
近年来,水电七局在投资、建筑、制造三大主业的基础上,完善水利电力(含水环境治理)、市政工程、轨道交通(含铁路)、房屋建筑、投资运营、装备制造六大业务板块的战略布局。
六大业务板块,可谓市场的选择,也是自然演变的结果。而三大主业的互联互通,更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溢出效应。带来的直接成果,就是市场营销2019年再创历史新高。
截至目前,水电七局已成为电建集团内部具备水电站、城市轨道交通、水环境综合建设全产业链能力的企业之一,更是在这此基础上衍生了各二级单位的特色能力。
“从短期来看,对经营收入、资金流动、人力成本等造成了一些影响。但反过来说,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。米乐m6”水电七局一位二级单位负责人坦言,现状暴露问题,问题直接影响经营质量。当前的重点工作就是补齐自身短板,严控风险,凝心聚力,勇于担当,主动作为,打好项目履约攻坚战。
3月24日,身处漩涡之眼的湖北武汉,水电七局参建的武汉地铁16号线第三标段按下“快进键”,檀军路站地下站施工现场一派繁忙。作为目前武汉市设计时速最快线路,水电七局第三标段全长18.33千米,含5站8区间。原本合同工期420天的项目,“暂停”近2个月,而武汉地铁集团明确提出,不会因为疫情影响顺延工期。
如何在做好科学防控的前提下,有序复工复产,高效履约,无疑是巨大的挑战。项目管理团队深知,现场现场,还是现场!只有干好现场,才有未来的市场。
现场促市场,在水电七局区域化发展中,可谓最重要一环。这个关键的把握,项目管理者是主因。这也是水电七局、董事长李东林多次强调二级单位履约是主职的原因所在。
当前,从地理区位和市场规模可以看出,成都、深圳已成水电七局国内市场最重要的双核引擎。前者,天然拥有自带的天时地利人和之效应;后者,则是电建集团的应时之举,破冰之旅。2019年,仅成都和深圳两地,合同订单超过30%。
数据意味,成都深圳的市场发展提升到了公司今后战略走向层面。但是有了成都、深圳这样发展引擎后,又该去哪寻求可以承载企业产业外溢的地区呢?区域化就成为可以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出现。
于是,武汉、宣化、西昌、珠海、乐山等等城市项目应运而生。但是这有一个潜在的市场开发条件,那就是现场。
而在区域化的完善中,资源配置更是给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。以深圳项目为例:60天的工期,10多亿的产值,如果按照传统管理模式,也许人员设备还未进场,合同工期就已结束。但在深圳强大的项目群支撑之下,人员、设备、资源等就可以在1-2天内迅速完成,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。
目前,水电七局在巴基斯坦、马来西亚、印尼、北马其顿等10个国家有驻外机构和海外项目共28个。随着境外疫情加速扩散蔓延,给全球经济带来极大不确定性,外需大幅萎缩,“订单”大幅减量,将是一个大概率事件。而业务集中的巴基斯坦、印度尼西亚、马来西亚等国宣布“封国”。人员进场、设备进场、现场施工,包括市场营销,米乐m6均受到了直接冲击,有几个项目已经处于“半停工”状态。
何为新基建?“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”。传统基建主要解决衣食住行等“温饱”问题,以大量建筑工人为支撑;新基建则为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,解决社会对“美好生活”的需求。新基建以新技术为前导,新技术驱动新基建,新基建催生新应用。5G、特高压、人工智能、工业互联网、智慧城市、大数据中心、新能源车充电桩等新型基建,似乎遥不可及,却又近在眼前。
时代,日新月异,未来已来,有哪些新机遇?可以培育哪些新动能?粤港澳大湾区?成渝双城经济圈?长江区域一体化发展?
逆风之下,更见韧性。提升管理水平、提升经营质量、推进人才强企、科技成果转化、产业优化升级,时不我待,任重道远!